授课老师
袁亮(1960.6-):男,安徽金寨人,中共党员,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主要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系地下采煤专业。曾任淮南矿业集团(原淮南矿务局)总工程师长达15年,现任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安徽研究院院长、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他开创性提出了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原理,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煤矿瓦斯爆炸成套技术与装备,成功破解了淮南矿区安全开采技术难题,实现瓦斯事故历史“重灾区”连续22年避免瓦斯爆炸事故。并将创新成果在全国14个产煤省(区)的200余家重点煤矿推广应用。基于瓦斯治理研究成果,主持建成8座现代化特大型高瓦斯煤矿和一批国际领先的瓦斯利用示范工程。创建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筹划成立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为我国煤矿安全绿色开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煤矿动力灾害防控、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
教学工作
主讲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课程《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安全新技术讲座》等。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矿业类特色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途径与思考》。
科研工作
(一)概述
“九五”以来,主持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等5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130余项企业科研项目攻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排名第一3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及一等奖9项(均排名第一);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2项,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专著8部,制定行业标准1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荣获世界采矿大会“突出贡献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八十年代全国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